聚焦民生福祉 共繪幸福畫卷 ——吐魯番“奮進2024”年終特別報道之七
葡萄熟了/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阿地蘭 熱合拉
今年以來,吐魯番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大力實施“十項民生工程”、辦好50件民生實事,讓發展成果體現在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上、體現在老百姓的笑臉上。

棚戶區改造項目。葡萄熟了/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吉斌 攝
實施老舊小區改造、建設老年助餐服務點、推進“煤改電”項目、持續改善辦學條件、強化就業服務保障……一件件民生實事溫暖著千家萬戶,勾勒出一幅幅幸福圖景。
民生實事讓幸福“加碼”
新鋪的水泥路面平整寬闊,新建的停車場寬敞整潔,老人們在長廊下下象棋,孩童們在籃球場嬉戲……近日,記者走進高昌區綠園小區,眼前的景象讓人眼前一亮。

綠園小區居民在下棋。葡萄熟了/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買迪努爾 攝
綠園小區是高昌區最早建設的小區之一,長期以來存在設施陳舊、環境臟亂等問題。今年年初,高昌路街道綠園社區黨支部積極申報拆墻并院改造項目,拆除了隔(院)墻和違建房屋,新增了停車位、籃球場和羽毛球場,配套了健身器材和兒童娛樂設施,安裝了綠色環保垃圾箱,增設了汽車、電動自行車充電樁,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。
在該小區居住20余年的居民周樹茂高興地說:“小區改造后,基礎設施全了,環境也更美了,生活很舒心。”
老舊小區改造,既是居民家門口的“關鍵小事”,也是城市發展中的“民生大事”。2024年,全市共改造老舊小區35個,總投資 2.59億,惠及居民14013戶。
“我們以互嵌社區提升、增進文化認同、空間設施共享為目標,推進老舊小區改造。通過‘留、改、拆、增、營’的混合更新改造模式,整合老舊散小區,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”市住建局住房保障與房地產監管科副科長尕文花說。
如果說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城市“顏值”的重要舉措,那么“煤改電”項目則是改善民生的“里子”工程。
近年來,我市積極構建綠色、節約、高效、安全的清潔供暖體系,大力實施“煤改電”項目,讓清潔取暖成為各族群眾安全過冬、溫暖過冬、便捷過冬的新選擇。今年,各區縣共有28433 戶農戶參與“煤改電”工程。
“以前過冬家里都是燒煤取暖,房子里全是灰,還擔心煤煙中毒。現在安裝了電采暖設備,房子里不僅更暖和,也變得干凈了。”亞爾鎮克孜勒吐爾社區居民卡哈爾·艾代吐力笑著說。

國網吐魯番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在檢查供電設備。葡萄熟了/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吉斌 攝
在提升居住品質,讓更多群眾實現“安居夢”的同時,我市也在不斷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,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晚年生活。
今年,我市將發展老年助餐點作為支持社區居家養老的重要舉措,在全市建設了234 個老年助餐服務點,覆蓋所有鄉(鎮、街道)和村(社區),惠及7.58 萬老年人。同時,投入108萬元資金,對31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,通過添置床頭扶手、如廁坐便器扶手、防滑地板膠等助老用品,為老年人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。
“我們將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要求,在老年助餐點運營可持續性上發力,從運營補助、設備補助、就餐補助等三個方面加大投入力度,推動全市老年助餐服務網絡提質升級,努力構建‘一刻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’,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方便、快捷的養老服務。”市民政局老齡工作科負責人許嘉松說。
穩住就業“壓艙石”
“此次招聘會不僅有許多優質崗位資源,還提供就業政策指導咨詢,對求職者幫助很大。”11月 29日,在“職引未來——2024 年自治區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專項行動”招聘會現場,大學畢業生卡哈爾·斯提尼牙孜說。

招聘會現場。(資料圖)
就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,一頭連著百姓福祉。今年,我市始終將就業放在重要位置,通過強化就業措施、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、落實就業政策等一系列舉措,有效促進了就業增長。全市 6104名高校畢業生中,5819人實現就業;410名就業困難人員成功就業,3058名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……我市采取有效措施,高校畢業生、農村勞動力、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保障有力。
“今年,我們壓實高質量充分就業的‘責任鏈’,不斷加大資金統籌力度,拓寬農村勞動力務工渠道,通過精準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,持續援助幫扶重點群體,精準摸排開展緊貼市場需求的技能培訓等措施,我市就業形勢穩中向好。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與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、四級調研員余剛說。
今年截至目前,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723人,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3%;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6.16萬人次,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3.5%;開展各類培訓5.17萬人次,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3.4%。
筑牢根基育桃李
10月19日,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吐魯番校區迎來首批128名大一新生。該校的設立是我市教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里程碑。

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吐魯番校區學生在食堂就餐。(資料圖)
學校基礎設施完善,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、宿舍、食堂和體育設施,為新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。學生李強說:“學校的環境特別好,飯菜也可口,我會珍惜學習機會,努力學習。”
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。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教育事業發展,持續加大教育投入,深入推進教育改革,著力提升辦學質量,不斷優化教育環境,教育事業均衡化、特色化和現代化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,各族群眾的獲得感、滿意度顯著增強。
今年,我市各學校積極落實“五育并舉、德育為先”育人理念,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,創建自治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校1所、德育示范校1所、語言文字示范校2所,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驗館6個。
“2024年,我市投入資金3.19億元,新建吐魯番市(高昌區)第六中學、高昌區第七中學、鄯善縣紅石榴船山小學3所城區學校,擴大城區優質教育資源。同時,實施‘教育清涼工程’和‘護眼燈工程’等項目,為各中小學(幼兒園)配備空調6055臺,對1267間教室進行照明改造,有效改善了辦學條件。”市委教育工委委員,市教育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王春濤說。
下一步,我市將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,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高的標準推進教育現代化,致力于交出“人民滿意、學生出彩”的教育答卷。
短評:
民生無小事,枝葉總關情。今年,吐魯番市從多維度聚焦民生關切,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溫度切實增進百姓福祉,描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幸福畫卷,一樁樁、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,讓民眾真切感受到穩穩的幸福,也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,讓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斷增強。
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,只有接連不斷的新起點。圍繞民生大事難事急事,我市始終聚焦民生福祉,不斷加大投入力度,創新工作舉措,讓民生畫卷更加絢麗多彩,讓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。